大家好!
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,各种新型电信诈骗形式层出不穷,校园师生、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。忻州五中呼吁各位家长、老师们加强自我防护,时刻拉响警钟,防范电信诈骗。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,请您认真阅读此信,并将此信内容转告您的家人、亲友,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,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。
诈骗须知:
什么是电信诈骗
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等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,骗取受害人信任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有的时候一、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,令人防不胜防。
识别诈骗方法,谨防上当受骗
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
诈骗分子往往会在开学前后,冒充资助工作者,以发放奖学金、助学金、生活补助等名义,冒充学校老师或培训机构老师,主要以课时费、教材费、培训费等涉及子女教育的理由进行诈骗,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。如有类似情况的,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,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,以免上当受骗。
不法分子假冒邮政局、社保局、移动公司、银行等单位,通知受害人可能涉嫌犯罪正被公安机关调查,随后犯罪分子再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其身份信息被盗用、涉嫌洗钱、贩毒等犯罪为由,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国家安全账户配合调查。
网络兼职刷单诈骗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,网上购物十分流行,有些商家会雇佣“水军”进行刷单,提高销量和店铺的信誉,让人萌生了“刷单”兼职的想法,操作简单。犯罪分子抓住机会,以提供“网络兼职刷单”为名,利用人们急于寻求兼职且贪图小利的心理,通过QQ、微信、微博等即时聊天工具实施诈骗。因此,更需要家长们提高防诈骗意识,切勿落入“刷单网”。
网络购物诈骗
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,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,便称系统故障,订单出现问题,需要重新激活。随后,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,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及验证码后,卡上金额被划走。
网络理财高收益诈骗
不法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,借助网络、短信、微信、QQ等媒介发送各种炒股、炒期货等理财信息,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录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账户,实施诈骗。
网络贷款诈骗
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,以办理无担保、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信用卡,及为信用卡提升额度等为由,以进行验资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,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。
电话、短信诈骗
不法分子绘声绘色地用各种虚构的事实,例如“中奖”“被绑架”“求帮忙”等描述,都让事主很容易进入“角色”,导致被骗。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、外地号码等形式,冒充政府、企事业单位、亲友向我们群发诈骗短信。如要求电话沟通,不法分子一般会称不方便通电话,或者采用声音极低无法辨认的方式短暂通话。
恶意二维码、虚假WIFI诈骗
二维码带病毒,扫码后可能会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手机中,导致遭遇财产损失。谨慎对待陌生二维码,不可随意扫描。连上陌生公共WiFi后,骗子便可轻松截获网络数据并破解密码,篡改收款人转账接收账户等方式盗取受害人的钱财。不要随便在公共场所接入陌生的免费WiFi,更不要在陌生网络中使用网银账户、密码。
假如您遇到类似情况,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,应当尽量保持平静心态,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。应尽快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,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伪。希望家长(监护人)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:
1.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,不随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,如: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父母身份、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。
2.接到陌生电话、短信,一定要保持冷静,当对方恐吓你银行卡透支、涉嫌犯罪、家人亲戚朋友遇事等可疑情况时,请立即与家人联系协商核实,或拨打110报警。
3.如家长收到任何冠以学校名义的陌生电话、短信、微信、钉钉等推送的收费信息或是二维码时都不要轻易点开,务必先向学校或班主任老师确认,不要轻信不明信息,更不要信谣、传谣。
4.学校不会以短信方式推送教学链接,请关注学校公众号、班级群等渠道通知。
5.一旦发现可疑情况,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。
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,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,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,让我们家校形成合力,共同携手,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,让孩子在平安的蓝天下成长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